娜塔莉與電台司令
娜塔莉(Natalie Imbruglia)是我剛上大學時接觸的第一個外國女歌手,因為我之前聽的女歌手多半是Mariah Carey或是Whitney Houston.她算是我第一個流行/搖滾女歌手(其實應該還有Alanis Morissette).
她那時借著亮麗的外型(我承認我是外貌協會),獨特的歌聲以及判逆的歌詞和曲風,深深的打動人心,也因此她在全世界一夕之間爆紅起來,當然她的首張專輯也賣的嚇嚇叫.我那時聽她的歌,也只是因為她的歌好聽,歌詞也只是哼哼,還不太懂歌詞的意境,只覺得她應該是個很酷的女生(夢想中的女朋友).不過事過境遷,在經過一些情感上的波折之後,就可以深深體會她歌詞中的意境.像很多第一張專輯的歌,如torn,smoke,big mistake,wishing I was there等,聽起來雖然都很rock,可是歌詞寫的都是愛情中複雜的情緒,整個人好像都快被撕裂了一樣,也難怪這一張一直被奉為經典,就算Natalie往後在怎麼突破,也無法超越這一張的成就(就好像Oasis一樣,前兩張專輯的成就,很難再去突破).
電台司令這個詞,好像在星光的林宥嘉唱紅了他們的經典名曲Creep之後,在台灣稍稍打開了能見度(會不會是星光跟EMI串通好,要在電台司令發精選的時候唱這一首歌 XD ).不管如何,這個團也是因為我聽了Natalie的歌之後,才會認識的(因為Natalie第一張專輯的製作人就是電台司令的製作人).當然電台司令的歌的特色,就是主唱的歌聲很有壓迫感,好像有股憂鬱的氣在你的胸口,化也化不開,直到你精神崩愧為止…雖然這樣講有點太誇張了,不過等你聽完Karma Police,Paranoid Android,No Surprises以及High and dry之後,你就可以知道我所言不虛了.
今天寫這個,其實只是要回顧我現在聽的跟以前聽的到底有什麼差別.另外,今天我又把娜塔莉還有電台司令拿出來聽,果真現在聽娜塔莉的感覺,跟以前的感覺完全不同了.現在聽她的歌,真的會開始想她歌詞的意義,還有想辦法把她歌詞的情境與我生活上的經驗重疊.我想,這就是我今天重聽的最大收穫了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