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捷運]柵湖線

Written by on 28 8 月, 2009 in Uncategorized

上面這張照片應該已經成為絕響,舊的木柵線已逝,而現在柵湖線當道了.

其實我寫這篇不是為了要說柵湖線多好,或者它多爛.我只是講我從一開始坐它,到現在變成新一代的過程.

從我高中的時候,阿扁當市長,木柵線剛開通,跟現在一樣也是狀況連連,包含電腦系統的問題,還有車輪為什麼要用輪胎(因為用輪胎震動很大),加上木柵線本身就是一條冷門路線,所以一開始也是虧損.直到後來因為有了最重要的板南線通了,才使得這條以前沒人鳥的路線,才漸漸受到重視(尤其假日大家想看團團跟圓圓的時候).

到了現在,不知道是為了內湖民眾的便利,還是好市長的便利,木柵線搖身一變,變成了柵湖線.不過車廂沒有因為以後運量的增加,有加大的趨勢,反而還比以前的更小了些.

車廂的照片很難找到(我之前有照,之後補上),我想八成也是很多人不敢坐,所以才會這樣的吧!!呵呵…

補上柵湖線的照片

接下來就要比較一下國外類似的地鐵了.倫敦的DLR…

其實它也是一種輕軌,也是無人駕駛,不過它用的是鐵軌,不是像台灣是用輪胎.

他們的車站也有架在空中的(當然也有在地面上還有地面下的)

從這張看起來,內部空間應該比柵湖線大多了(印象中還比Picadilly Line的車廂還要大,而且空調也比較好).

不過很特別的一點,DLR是有駕駛的,不過駕駛基本上沒有在開車,而是在看看電腦有沒有問題,或是上下車的時候看看有沒有人被車門夾到之類的,所以整體上駕駛只要確定電腦有正常運作就行了.

英國的DLR相當的好,甚至比他們的主要營運路線(如Picadilly,Central line,District Line等),車廂都還要好.

Picadilly Line的車廂如下圖:

我只能說真的很小,兩排座位坐人的話,中間根本很難站人,而且又沒有空調(連在冬天都會想在車廂裡脫外套).光從這點來說,台北的板南線跟高雄的紅橘線都好太多了.不過唯一贏過台灣的,就是它的噪音真的比較小,不知道為什麼台灣的噪音這麼大…

另外還有舊式的地鐵車廂:

舊式的車廂就稍微好一點,空間寬敞許多,可能以前比較沒那麼吋土吋金吧!!所以地道可以挖大一點,不像後來新蓋的路線車廂就像前面那張一樣,又小又窄.

所以,以上的結論就是,柵湖線再回去多練練吧!!練好了再來服務大眾吧!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

Comments«